沙盘课程

徐州《啤酒游戏》——供应链沙盘模拟课程

作者:博为咨询 日期:2025-04-02 人气:8

课程分类: 桌游剧本杀供应链管理采购供应链沙盘

课程目标:

【培训目的】

1、了解需求变动对供应链的影响

2、理解信息沟通、人际沟通的必要性

【培训收获】:

1、掌握信息资源整合方法。

2、提升信息沟通、人际沟通能力。

3、理解供应链模式,牛鞭效应对供应链的影响;

4、突破习惯思维方式,以结构性或系统性的思考才能找到问题并有改善的可能。

5、避免组织学习的智障。


课程对象:

课程时间:

课程大纲:


啤酒游戏,是上世纪60年代MIT斯隆管理学院所发展出来的一种策略游戏。目的是探讨如何有效进行系统化思考。通过系统化的思考,消除了片面、局部思考的危机,以系统化思考作为融合自我超越、改善心智模式、建立共同远景、使组织释放出潜藏的巨大能量。

对于认识供应链上的牛鞭效应及其成因,理解供应链模式、系统化思考方式对企业管理及单一企业信息系统的影响,啤酒游戏非常有益。

啤酒产销模拟游戏假设:

(1)简化为单线产销、供销:只由零售商、批发商、制造商3个企业实体组成供应链;

(2)有需求时,尽量满足需求发货,除非缺货;

(3)发货后即下达采购订单,各个企业实体只有一个决策,即采购数量的决策。

(4)每个企业实体均可自由做出决策,其唯一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,游戏的最后结果是以整组总成本最低者为优胜。

游戏中的产品:情人牌啤酒

供应流程:

(1)零售商:按照顾客订单和库存量向顾客发货,并向批发商订货;

销售比较稳定的一种啤酒(“情人”牌啤酒),长期以来,每周都卖掉4箱“情人”啤酒。为了确定总是有足够的啤酒供应,随时保持12箱的库存量。因此每周一啤酒卡车经过时都订购4箱,久而久之,已经将每周4箱的周转率看作理所当然。

(2)同样,批发商向制造商定货;

(3)制造商:根据订单和库存量决定生产量,并向批发商发货。

(4)订货的提前期(前置期、时滞)为4周

【角色设置】:

参训学员根据人数分为若干小组对抗,总利润最大的一队获胜

每队有3种角色:14~20人

零售商A:4~6人

零售商B:4~6人

批发商:3~4人

制造商:3~4人

讲师角色:消费者、司机、信息发布者

【道具准备】:

零售商:零售商角色资料卡2张(零售商A、B),零售商订货单18*2=36张

零售商情况总表2张

批发商:批发商角色资料卡1张,批发商订货单18张

批发商情况总表1张,零售商订货、发货统计表1张

制造商:制造商角色资料卡1张,制造商发货单18张

制造商情况总表1张,批发商订发货统计表1张

【游戏程序】

1)游戏介绍

2)角色分工和分发道具

3)明确各角色任务

各角色资料卡阅读

有关注意事项说明、并在黑板上画出操作流程示意图

前两周,教师要进行指导,监督制造商、批发商的工作情况,以免出现计算错误。

4)进行模拟:各角色分工详见角色资料卡。

5)统计各自存货、欠货、销量及利润情况,上交各自表格及统计数据

6)课下撰写总结报告

角色资料卡A:司机、消费者

1)负责传递零售商与批发商间、批发商与制造商间的订单与发货单,

2)扮作消费者购买啤酒,发布消费量,第一周4箱,第二周起8箱市场需求量;

司机负责传递批发商与制造商间的订货与发货单。

司机需在一定的时间以信息条形式发布一定的信息:啤酒需求增加的原因。(某流行音乐录影带中以“我喝下最后一口情人啤酒,投向太阳。”作为歌曲的结尾。)

信息条发布时间:制造商--第7周;零售商--第8周;批发商--第10周(参见附件)

3)时滞的实现:

时滞4周。司机接到订单后,由于多家用户及一定的运输距离,在两周后送到批发商或制造商出处,批发商或制造商立即发货,司机在2周后送到货。

角色资料卡B:零售商

1)情人啤酒是你的主营项目,以箱数为单位,每周订货一次,到货一次,所有订发货业务均在期初完成。

2)发订单到收到该批货物需时4周(如:你在第3周发的订单,将会在第7周送到。)

3)标准库存为12箱,第1周期初,零售商为标准库存。

4)与批发商的联系是通过发订货单完成。

5)每周教师(兼消费者)将告诉你啤酒需求量

6)零售商在此游戏中除填写订货单外,还需填写《表1零售商情况表》。

特别需要注意的是:每销售1箱啤酒的收入是5元,消费者需求未满足的缺货成本是每箱2元,每箱啤酒的库存成本是1元。

附:《零售商情况总表》说明:

1.第t周的缺货量=第t周的啤酒需求量-第t周的销售量

C(t)=A(t)-B(t)

2.第t周的累计供应短缺=第t-1周的累计供应短缺+第t周的本期供应商短缺

G(t)=G(t-1)+F(t)

3.第t周的期初库存量=第t-1周的期末库存量

D(t)=H(t-1)

4.第t周的期末库存量=第t周的期初库存量+第t周的本期到货量-第t周的本期销售量

H(t)=D(t)+E(t)-B(t)

5.第t周的利润额=第t周销售量*5-第t周缺货量*2-第t周期末库存量*1

K(t)=B(t)*5-C(t)*2-H(t)*1

角色资料卡C:批发商

1)情人啤酒是你主营项目,以箱数为单位;你有固定的2个零售商。

2)标准库存为24箱,第1周期初,你保有标准库存

3)每周零售商们向你订货一次,你送货的滞后期是4周货。比如,零售商们第3周订的货,将会在第7周送到。

4)你每周向制造商订货一次,订单前置期为4周,即在你订购后需要4周货才可送到。

5)与零售商、制造商间联系仅仅是通过订单、送货单

6)每次发货量不得大于订单量加累计缺货量

7)每周结束后,批发商计算本期利润额,填写《附表2-1批发商情况总表》和《附表2-2各零售商发货情况表》

特别需要注意的是:每销售1箱啤酒的收入是5元,消费者需求未满足的缺货成本是每箱2元,每箱啤酒的库存成本是1元。

附:《批发商情况总表》说明:

1.第t周的总缺货量(未满足零售商的订货)=第t周的零售商订单总量-第t周的本期发货总量。即:C(t)=A(t)-B(t)

2.第t周的累计缺货量=第t-1周的累计缺货量+第t周的本期缺货量

D(t)=D(t-1)+C(t)

3.第t周的期初库存量=第t-1周的期末库存量,即:E(t)=I(t-1)

4.第t周的累计供应短缺=第t-1周的累计供应短缺+第t周的本期供应短缺

H(t)=H(t-1)+G(t)

5.第t周的期末库存量=第t周的期初库存量+第t周的制造商送货量-第t周的本期发货总量

I(t)=E(t)+F(t)-B(t)

6.第t周的利润额=第t周送货总量*5-第t周累计欠货量*2-第t周期末库存量*1

K(t)=B(t)*5-D(t)*2-I(t)*1

角色资料卡D:制造商

1)你的产品是情人啤酒,产量以箱数为单位;啤酒由1家批发商独家代理

2)每周批发商们向你订货一次,订单滞后期需时4周,即受到订单后4周才能交货。比如,批发商们第3周发出的订单,将会在第7周交货。

3)每周制造商都可以对自己生产的啤酒量作一次决定,但注意从决定啤酒生产量到啤酒产出至少需要2周;

4)保持一定的库存,标准库存为24箱;

5)在扩大规模前,最低生产水平为8箱,最高生产生平为16箱,在扩大规模后,最低生产水平为16箱,最高生产生平为32箱(注意:扩大生产后,生产量不得低于相应的最低生产能力)

6)每次发货量不得大于订单量加累计欠货量.

7)每周结束后,制造商计算本期利润额,需填写《表3:制造商情况总表》。

特别需要注意的是:每销售1箱啤酒的收入是5元,消费者需求未满足的缺货成本是每箱2元,每箱啤酒的库存成本是1元。

附:《制造商情况总表》说明:

1.第t周的本期缺货量=第t周的批发商订单量-第t周的本期发货量

C(t)=A(t)-B(t)

2.第t周的累计缺货量=第t-1周的累计缺货量+第t周的本期发货欠货量

D(t)=D(t-1)+C(t)

3.第t周的本期产量=第t-2周的计划生产量F(t)=H(t-2)

4.第t周的期初库存量=第t-1周的期末库存量E(t)=G(t-1)

5.第t周的期末库存量=第t周的期初库存量+第t周的制造产出量-第t周的本期发货量

G(t)=E(t)+F(t)-B(t)

6.生产能力限额为

基本生产能力:每周最低生产量8,最高产量12

扩大生产后生产能力:每周最高生产量16,最高产量32

注意:扩大生产后,生产量不得低于相应的最低生产能力

7.缺货与库存占有成本

第t周的利润额=第t周发货量*5-第t周累计欠货量*2-第t周期末库存量*1

K(t)=B(t)*5-D(t)*2-G(t)*1

0
0
付款方式
×

关注我们:给团队赋能

微信咨询

7*24小时服务热线

180-3635-4458

电话:400-800-8516

地址:博为徐州企业管理培训中心

E-mail:Bovor@bovorchina.com

博为咨询_成为最受尊重的企业培训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!

Copyright © 2010-2025  博为咨询™  All Rights Reserved.  ICP备案:苏州博为盛世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  苏ICP备17005821号-19  网站地图